讲座回顾 | 余思泽医生:临床常用检验解读

余思泽医生:
“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提高对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关注视频号
不定期有直播哦
互动问答有惊喜!

4月15日下午,联邦艾克肿瘤康复网余思泽医生在医院多媒体厅做了关于“临床常用检验解读”讲座。全院医生参与了讲座,求是医院视频号同步直播。
血常规指标含义
谷丙转氨酶(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内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肝细胞内浓度比血清高1000-3000倍,1%的肝细胞坏死,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
ALT超过正常2.5倍,持续半月以上,作为肝炎诊断标准。营养不良,酗酒,心肌病,脑血管骨骼肌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胰腺炎,药物都能增高。
谷草转氨酶(AST)
1:急性病毒性肝炎,增高可达正常值10-30倍,AST持续增高超过ALT,提示肝炎病变慢性化和进展性。
2: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胆道梗阻时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3:AST在,心肌中含量最高,心梗时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恢复正常。
4:肌炎,挤压综合症,肌肉损伤,肾炎及肺炎可升高。
5:药物也可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分布于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是一组同工酶,目前发现有 AKP1.AKP2,AKP3,4/5/6其中1,2,6,来自肝脏,3来于骨细胞,4来于胎盘及癌细胞,5来于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谷氨酰转移酶(Gt)
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仅轻中度升高,当阻塞性黄疸时因排泄障碍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常达10倍以上,酒精肝时明显增高。
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蛋白合成障碍。
白蛋白 (TP)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运输蛋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复合物。
白蛋白能保证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与组织液间的交流。
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
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具有黏性,胶质性,在人体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解毒作用。
球蛋白
肝脏炎症病变时,a1球蛋白增加,常提示疾病较轻,减少表示疾病偏重。
a2反应肝脏疾病的严重度,病毒性肝炎早期正常,以后逐渐增加,重症肝炎,减少至0.4g/L,提示患者要出现肝昏迷,肝癌时增加。
β球蛋白在胆汁郁积性肝病时增加,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减少。
γ球蛋白在所有肝病时增高,2-3月内恢复。
总胆红素(TBIL)
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间接胆红素指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难溶于水,不能通过肾脏排泄。
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红素溶于水,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爱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溶于水,与偶氮试剂成直接反应,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α-L-岩藻糖苷酶(AFU)
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恶性间皮瘤,胆管细胞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他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64-84%,肝癌患者AFP,AFU均增高,以AFP》500ng/ml为肝癌诊断临界值,其假阳性率43%,AFP740nmol/ml,h,为临界值,敏感度84%
特异性94%,AFP在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也可增高,在肝硬化,慢性肝炎,消化道出血也有轻度增高。
腺苷脱氨酶(ADA)
是一种参与嘌呤代谢的酶。它是用作拆解食物组织中的核酸中的腺苷。在人体中,主要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制造,若该酶突变,会造成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皆无法表现的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
ADA1T ADA2二种ADA1存在于体细胞中,ADA2首次发现在人类脾脏中,主要存在于血清和血浆中。
总胆汁酸
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的总胆汁酸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以胆固醇为原料,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经过胆道系统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经水解反应生成次级胆汁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发生障碍反流入血,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
前白蛋白
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迅速升高。
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肝癌及黄疸患者均可降低。
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肝病有鉴别意义,均增高。多属急性肝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肝外疾病。
肾病综合症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时降低。
淀粉酶
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增高:见于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肠梗阻,胃溃疡穿孔,急性兰尾炎,胆囊炎,输卵管炎,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吗啡注射后减少:肝硬化,肝炎,肝癌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时,发病6-12小时活性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48小时后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
脂肪酶
属于羧基酯水解酶,能够逐步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胰腺是主要来源,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活性上升可持续10-15天,腮腺炎未累及胰腺时,在正常范围。
肌酐
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经肾脏清除,人在大量运动后或食用大量的肉类后也会增加。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
增高: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
尿酸
正常人尿液中主要是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大约有1200mg,每天新生600Mg,同时排泄600mg,处于平衡,如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机制退化,当尿酸浓度大于7mg/ml,导致体液变酸,长期可引起痛风。
甘油三脂
血浆中的甘油三脂:
1:外源性:由食物中摄取的脂肪于肠道内,在胆汁酸、脂酶的作用下被肠粘膜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
2:内源性:体内自身合成,主要在肝脏,其次脂肪组织。
功能: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以固定和保护内脏。
讲座现场
求是医院老人真实血常规单讲解
余思泽医生:
“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提高对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关注视频号
不定期有直播哦
互动问答有惊喜!
致敬白衣天使,共赴温暖之约
应急演练 | 输液反应急救知识
掌握急救技能,守护生命之光
越韵暖夕阳,戏语传温情丨越剧走进养老院,共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陪伴之约
培训回顾 | 急救10分钟与心肺复苏培训
科室风采 | 走进谢庆平教授外科团队,诞生“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术式”的神圣科室
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突破性应用
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功能障碍症状理论基础与应用
谢庆平教授团队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两年以上患者随访情况摘登
谢庆平教授淋巴静脉吻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技术获评2023年度整形医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特大喜讯】谢庆平教授的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位列2022年度显微外科学七大进展
喜讯丨美国顶级医学期刊发文称谢庆平教授的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为超级显微外科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世界肾脏日|关爱肾脏,守护“肾”命健康
意义重大丨联邦艾克肿瘤康复网院长——谢庆平教授在第96届日本骨科年会作为国际讲者做专题报告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4月15日下午,联邦艾克肿瘤康复网余思泽医生在医院多媒体厅做了关于“临床常用检验解读”讲座。全院医生参与了讲座,求是医院视频号同步直播。
血常规指标含义
谷丙转氨酶(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内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肝细胞内浓度比血清高1000-3000倍,1%的肝细胞坏死,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
ALT超过正常2.5倍,持续半月以上,作为肝炎诊断标准。营养不良,酗酒,心肌病,脑血管骨骼肌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胰腺炎,药物都能增高。
谷草转氨酶(AST)
1:急性病毒性肝炎,增高可达正常值10-30倍,AST持续增高超过ALT,提示肝炎病变慢性化和进展性。
2: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胆道梗阻时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3:AST在,心肌中含量最高,心梗时6-8小时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恢复正常。
4:肌炎,挤压综合症,肌肉损伤,肾炎及肺炎可升高。
5:药物也可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
分布于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是一组同工酶,目前发现有 AKP1.AKP2,AKP3,4/5/6其中1,2,6,来自肝脏,3来于骨细胞,4来于胎盘及癌细胞,5来于小肠绒毛上皮与成纤维细胞。
谷氨酰转移酶(Gt)
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仅轻中度升高,当阻塞性黄疸时因排泄障碍入血,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常达10倍以上,酒精肝时明显增高。
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蛋白合成障碍。
白蛋白 (TP)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白蛋白属于非专一性运输蛋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复合物。
白蛋白能保证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与组织液间的交流。
对球蛋白起到一种胶体保护的稳定作用。
是人体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具有黏性,胶质性,在人体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解毒作用。
球蛋白
肝脏炎症病变时,a1球蛋白增加,常提示疾病较轻,减少表示疾病偏重。
a2反应肝脏疾病的严重度,病毒性肝炎早期正常,以后逐渐增加,重症肝炎,减少至0.4g/L,提示患者要出现肝昏迷,肝癌时增加。
β球蛋白在胆汁郁积性肝病时增加,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减少。
γ球蛋白在所有肝病时增高,2-3月内恢复。
总胆红素(TBIL)
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间接胆红素指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难溶于水,不能通过肾脏排泄。
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红素溶于水,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脏后爱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溶于水,与偶氮试剂成直接反应,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α-L-岩藻糖苷酶(AFU)
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恶性间皮瘤,胆管细胞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他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64-84%,肝癌患者AFP,AFU均增高,以AFP》500ng/ml为肝癌诊断临界值,其假阳性率43%,AFP740nmol/ml,h,为临界值,敏感度84%
特异性94%,AFP在转移性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也可增高,在肝硬化,慢性肝炎,消化道出血也有轻度增高。
腺苷脱氨酶(ADA)
是一种参与嘌呤代谢的酶。它是用作拆解食物组织中的核酸中的腺苷。在人体中,主要参与了免疫细胞的制造,若该酶突变,会造成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皆无法表现的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
ADA1T ADA2二种ADA1存在于体细胞中,ADA2首次发现在人类脾脏中,主要存在于血清和血浆中。
总胆汁酸
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的总胆汁酸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以胆固醇为原料,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经过胆道系统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经水解反应生成次级胆汁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发生障碍反流入血,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
前白蛋白
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迅速升高。
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肝癌及黄疸患者均可降低。
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肝病有鉴别意义,均增高。多属急性肝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肝外疾病。
肾病综合症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时降低。
淀粉酶
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增高:见于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肠梗阻,胃溃疡穿孔,急性兰尾炎,胆囊炎,输卵管炎,创伤性休克,大手术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吗啡注射后减少:肝硬化,肝炎,肝癌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时,发病6-12小时活性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48小时后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
脂肪酶
属于羧基酯水解酶,能够逐步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胰腺是主要来源,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活性上升可持续10-15天,腮腺炎未累及胰腺时,在正常范围。
肌酐
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经肾脏清除,人在大量运动后或食用大量的肉类后也会增加。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
增高: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
尿酸
正常人尿液中主要是尿素,含少量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各种嘌呤氧化后生成的尿酸随尿排出。
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大约有1200mg,每天新生600Mg,同时排泄600mg,处于平衡,如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机制退化,当尿酸浓度大于7mg/ml,导致体液变酸,长期可引起痛风。
甘油三脂
血浆中的甘油三脂:
1:外源性:由食物中摄取的脂肪于肠道内,在胆汁酸、脂酶的作用下被肠粘膜吸收,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甘油三酯。
2:内源性:体内自身合成,主要在肝脏,其次脂肪组织。
功能: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以固定和保护内脏。
讲座现场
求是医院老人真实血常规单讲解
余思泽医生:
“不能单凭某个生物标志物的改变来诊断疾病,只有结合、参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提高对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关注视频号
不定期有直播哦
互动问答有惊喜!
关注我们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